
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吳小華 通訊員 徐楊 陳丹)今年以來,我市立足數字化優勢,加快推進環保領域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以打造數智化生態監測體系為抓手,構建智慧環保體系,用大數據守護綠水青山,為綠水青山穿上科技“護甲”。
近日,蒙山縣蒙山鎮創新采用“科技工具+網格化核查”的立體排查模式,實現對該鎮的廢舊回收站、木材石材加工點、石料場及渣土運輸等重點場所“全覆蓋、無遺漏”排查。“我們借助時間相機固定隱患點位證據、奧維互動地圖標注排查區域、無人機航拍覆蓋偏遠區域等方法,精準鎖定非法傾倒廢機油、‘散亂污’企業等環境安全隱患,確保風險隱患早發現、早介入。”蒙山鎮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我市加快推進生態環境監測體系數智化轉型,充分利用無人機、紅外檢測儀、環境空氣質量走航儀、污染源智能振動監控儀、空氣質量微站等現代化科技設備,通過多部門協同合作,實現生態環境監管高效化與精準化,污染防治能力顯著提升。在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方面,我市搭建秸稈焚燒智能化監控系統,結合廣西衛星遙感監控等高新技術,快速發現秸稈焚燒火點,并及時通知網格員迅速處置,全市秸稈焚燒火點處理率大幅提高。
為守護“一江清水向東流”,我市積極探索水環境治理新路徑。市生態環境局建成6套流域視頻監控系統,利用圖像檢測、動作捕捉等智能識別算法實時采集河道圖像信息。系統能及時發現環境異常情況,同步將問題線索推送至相應河長,確保及時開展現場處置,實現數據共享、高效調度、精準處理、問題閉環,構建多部門、跨區域協同監管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