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甘沁雨 冼振宇)百年征程,始于星火。10月15日,紀念中共廣西組織成立100周年座談會在梧州舉行。黨史專家、中共廣西組織早期領導者后人代表,以及奮戰一線的基層黨組織代表、群眾圍繞活動主題談認識說體會。
凝聚力量血脈永續
“廣西是中國共產黨開展革命活動和建立地方組織較早的地區之一。”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柳建輝表示,廣西黨組織的成立,是中國共產黨建黨實踐的組成部分,它既是廣西近代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廣西人民的堅定選擇,其發展歷程是中國共產黨創建史研究不可或缺的篇章。在早期革命歷史中,廣西大地早已播下紅色火種,盡管在革命征途中飽受危難、屢遭破壞,但始終高舉黨的旗幟,堅持革命斗爭,不怕犧牲,愈挫愈勇,掀起了一波又一波革命浪潮。
柳建輝認為,從地理上看,廣西毗鄰中共早期組織的成立地之一的廣東,黨組織從共青團組織發展而來,在中共廣東組織的推動下,特別是在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的基礎上,發起了廣西的革命群眾運動包括工人運動、農民運動、青年運動及革命團體聯合抗爭等,這些對推動廣西黨組織的發展壯大都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奠定了廣西黨組織的組織基礎和群眾基礎。相較于全國其他地方,廣西是當時革命力量比較持久的地區之一。紀念中共廣西組織成立100周年,不僅是對歷史的回顧與感悟,更是推動廣西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的重要舉措。全區黨員干部要以堅定的信仰信念為支撐,在工作中敢于開拓、善于創新、真抓實干,在遇到艱難挫折時也要始終高舉黨的旗幟,讓紅色力量成為持續推動廣西高質量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
不忘初心接續奮斗
中共廣西組織早期領導者后人代表們也分享了先輩的革命故事與紅色力量的傳承,他們用自身的行動證明,紅色的血脈與不朽的精神在新時代續寫新的篇章。
譚壽林是我國工人運動的重要領導骨干之一,先后任中共梧州地委書記、特委書記等職,是中共廣西省委籌備小組領導成員之一。其曾孫女譚燕萍動情地說,曾祖父“書生報國”的信仰是她前行的精神坐標,“如今,作為一名保衛網絡安全的公安民警,我將這份信念融入行動,做紅色基因的傳承者,通過打擊網絡犯罪,在守護‘數字家園’的崗位上踐行初心,扛起屬于我們這代人的責任”。
林培斌曾任中共梧州地委委員,是中共廣西第一個農村支部——中共多賢支部的黨支部書記。其曾孫林福杰表示,“林培斌生前堅定地說,‘干革命工作,無論在什么時候都不能離開群眾,不要怕流血犧牲。’這句話,如今已經成為我們家族代代相傳的‘精神密碼’。”林福杰在大學畢業后,扎根百色市那坡縣百南鄉,把對曾祖父的緬懷,變成實實在在的干事行動。
鄧拔奇是廣西早期革命家,也是中共廣西組織的核心組織者和領導者。鄧拔奇的孫子鄧敏說:“我從小接受紅色歷史熏陶,經常聽奶奶講鄧拔奇的革命故事。近10年來我經常當講解員,進機關、進學校講述紅色故事,積極參與粵桂紅色廊道建設活動,為傳承紅色文化做貢獻。”
此外,祝雪蘭、蒙鑫美、梁明玉等基層黨組織、高校學生、群眾代表們也紛紛表示,要傳承紅色精神,把對革命先輩的深切緬懷轉化為實干擔當的動力,在新征程上貢獻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