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雨燕 郭俊杰)10月19日,首屆中國“2025再生新材料大會”暨梧州市再生新材料產業招商引智懇談會在梧州開幕。7名中外院士、1200余名專家學者、企業家嘉賓齊聚西江之畔,圍繞“工業物質大循環,綠色經濟大發展”主題,共商再生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大計,共享發展機遇、共謀未來藍圖。

10月19日,首屆中國“2025再生新材料大會”暨梧州市再生新材料產業招商引智懇談會在梧州開幕。梧州日報記者 何鎏 攝
本次大會由中國材料研究學會、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自治區園區辦與梧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理事長魏炳波,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玉忠,中國科學院院士朱美芳,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王進展,自治區副主席眭國華,梧州市委書記蔣連生,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梁春花等出席開幕式。
魏炳波在致辭中表示,本次大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科技創新、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搭建“產學研用”深度對接平臺,為我國再生新材料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交流合作載體。中國材料研究學會與梧州市在再生新材料領域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梧州市率先在再生新材料領域實現重大突破,產業處理能力達到1000萬噸,走在全國前列,形成了鮮明的產業優勢和特色。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將助力梧州再生新材料產業往高精尖方向發展,加快建設研發中心和產業化中試基地,逐步形成國內領先、國際具有重要影響的世界級再生新材料產業基地。廣大科技工作者將緊扣國家戰略需求,踐行使命擔當,發揮科技創新力量,奮力推進再生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
王進展在致辭中指出,再生新材料作為破解資源約束、推動綠色轉型的關鍵抓手,對于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雙碳”目標實現具有重要作用。梧州再生新材料產業集群規模效應顯著、特色鮮明、優勢突出。本次大會通過學術研討、產業對接、合作簽約、展覽展示等方式,匯聚再生新材料產業創新成果資源,將為梧州再生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供動力。中國科協認真落實中央部署,以深化拓展第二十六屆中國科協年會成果轉化落地為契機,豐富“科創中國”品牌下全國學會與地方合作模式與內容,為助力廣西高質量發展、服務國家戰略發揮積極作用。中國科協將持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推動產業、科技、人才精準對接,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眭國華在致辭中表示,廣西是著名的“有色金屬之鄉”,近年來,積極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推動再生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2024年,廣西資源循環利用產業規上工業總產值近千億元。廣西作為面向東盟開放合作前沿和窗口,再生新材料產業發展的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市場優勢、開放優勢將進一步凸顯。希望各方以本次大會為契機,持續深化合作,共繪關鍵金屬產業發展新藍圖、共推再生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共建高能級產業科技創新平臺,打造全國再生資源領域標桿。廣西期盼與大院大校大企攜手共建創新聯合體,全力支持前沿技術研發和在廣西的轉化應用,賦能產業升級發展。
蔣連生在致辭中表示,梧州市錨定“再造一個工業梧州”目標,持續推進產業集聚發展,初步構建起再生新材料、高端金屬新材料、建筑材料、食品醫藥、光伏電子五大支柱產業的發展格局。梧州市委、市政府堅定不移推動再生新材料產業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形成了門類齊全的再生新材料產業集群,2024年產業產值達633億元,成為推動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再生新材料產業市場需求巨大,發展前景廣闊。梧州市將以此次大會為契機,制定實施產業發展規劃政策措施,致力攻堅再生新材料性能穩定性難題,突破成本控制瓶頸,深化數字技術融合應用,著力在“十五五”時期打造千億國家級再生新材料產業集群。
開幕式上,再生新材料領域院士、首席科學家王玉忠、朱美芳、儲雙杰、武高輝分別作大會報告,圍繞產業前沿技術、發展趨勢及創新方向分享權威觀點。開幕式還啟動了智匯八桂?高層次專家廣西行(梧州)活動,舉行梧州市人民政府與中國材料研究學會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中國材料研究學會梧州再生新材料協同創新中心揭牌儀式。多個再生新材料產業招商引資項目現場簽約。據統計,本次大會全市共簽約10個項目,總投資76.3億元,其中參加現場簽約項目6個,總投資43.3億元,為梧州市再生新材料產業發展注入強勁新動能。
開幕式前,與會領導嘉賓來到再生新材料裝備展覽區,觀摩梧州再生新材料行業及企業的前沿技術裝備、創新產品與發展成果。
國際材聯第一副主席、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監事長李光憲,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秘書長張增志,中國科協、自治區科協、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自治區園區辦、自治區科技廳有關領導,梧州市領導譚秀洪、黃振饒、汪東明、趙增山、曾健勇、楊楨、曹垂龍,各縣(市、區)、有關市直部門主要負責同志,以及全國材料行業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及媒體代表等參加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