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朱元冬)10月18日至19日,首屆中國“2025再生新材料大會”暨梧州市再生新材料產業招商引智懇談會多場論壇同步舉行,圍繞不同產業發展主題開展專題報告、技術研討等,為產業高質量發展凝聚智慧,取得豐碩成果。
環境凈化新材料與技術論壇圍繞環境凈化領域相關新材料與催化、凈化、高值化利用等技術進行研討,重點解決產業產品在應用范圍、粘合技術應用,以及新型產業鏈提升等方面的問題。環境友好與循環再生纖維材料論壇,聚焦低碳再生纖維材料規模化生產與粘合技術應用,為新型產業鏈提升提供解決方案。固廢制備再生建材與新材料論壇則聚焦固廢高值化再生利用,重點解決產品應用范圍、粘合技術優化等,推動建材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實現“變廢為寶”。
在生物質材料論壇上,與會嘉賓就生物質材料的低碳成本控制及擴大產品應用范圍等方面進行了討論。水處理與凈化材料論壇則聚焦吸附分離材料、光催化材料、電催化材料等產品成本控制及應用范圍擴大展開研討。材料綠色循環利用論壇關注了產業規模化生產和產品應用范圍,助力打通“循環利用”關鍵點。
再生材料碳足跡論壇聚焦再生材料設計及碳足跡評價的實踐應用。再生高分子材料論壇圍繞高分子及其復合材料的再生與循環,重點解決產業產品性能穩定性及成本控制難題。電子廢物材料再生及資源化論壇探討電子固廢資源研究新進展、生命周期計算及降碳貢獻。
在AI+新材料制造論壇上,與會嘉賓就材料數據科學、人工智能算法、數字化智能化制造技術等展開交流。工礦固廢資源再生技術與應用論壇圍繞固廢再生技術、資源化路徑及再生新材料應用展開研討。
北京建筑大學教授王崇臣高度評價本屆大會“務實、高效”,他認為,大會搭建了學術研究與實際應用的橋梁,不僅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應用場景,也深化了研究機構與企業合作,讓再生新材料研究成果快速落地,有效提升了產業產品附加值。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桑濤分享了甘蔗渣等生物質材料的研究成果。他認為,可再生資源進行循環利用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向,“我對梧州依托資源優勢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未來充滿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