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羅枚 蒙敏瑩)“梧州再生新材料產業既有扎實的根基,又有清晰的升級方向,未來可期!”在首屆中國“2025再生新材料大會”暨梧州市再生新材料產業招商引智懇談會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參會專家深入了解梧州產業發展現狀后,紛紛為其突出優勢與潛力點贊,同時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專業建議。
再生新材料產業是我市的支柱產業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再生金屬品種多、資源集聚量大、企業集中度高、管理規范化的比較優勢,發展成果令人矚目。
“梧州市深耕再生新材料產業20年,不僅形成可觀的產業規模,更是國內新材料領域起步早、特色鮮明的代表,其覆蓋多領域的產業回收體系,讓我印象深刻。”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監事長李光憲表示,隨著社會對資源高效利用與環境保護愈發重視,再生新材料產業的價值將持續凸顯,相信梧州會借這一產業發展東風,逐步揚名全國、走向海外。
“梧州再生有色金屬產業已形成亮眼品牌,無論是處置規模,還是產值、利潤,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南昌大學物理與材料學院院長張深根表示,梧州在該領域基礎扎實,不僅有頭部企業引領,在鋁、銅加工及電子廢棄物處理等方面也成效顯著,未來發展值得期待。他建議,梧州下一步可聚焦產業轉型升級,重點在提升再生有色金屬回收率、強化環境治理、突破高端產品制造技術等方面發力,同時深化與國內外優秀科研院所的合作,破解轉型中的關鍵難題。此外,人工智能在物料溯源追蹤、再生金屬配料優化、產品全周期追蹤等環節作用突出,生產各工序若能加強AI應用,將進一步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
“藤縣造紙產業布局讓我印象深刻,其廢紙再利用、紙漿循環利用,充分體現資源可再生特征。”西南大學教授黃進表示,梧州除了在金屬回收利用領域有優勢,林產資源衍生的造紙產業,也是資源利用的好方向,梧州可以以此在綠色、碳稅領域贏得競爭力。加之,梧州毗鄰粵港澳大灣區,善用區域經濟、西江船運、地域等資源,未來必將大有作為。
“梧州在發展機動車拆解及關鍵零部件回收利用產業過程中,可在保障回收車輛規模的前提下,通過引入智能化、自動化設備提升拆解效率,讓拆解所得零部件實現高質化再利用并反哺汽車后市場,進而構建完整產業鏈。”合肥工業大學教授劉志峰建議,可由政府牽頭搭建公共交易平臺,打通“前端汽車回收—中間拆解再利用—后端出口流通”全環節,形成產業閉環,從而切實保障產品實現高質量再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