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10月27日,《廣西日報》專題報道了我市針對重點行業和企業,開展涉重金屬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的措施和成效,現予轉發。
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廣西云-廣西日報記者 趙超 通訊員 陳丹)10月22日,梧州市龍圩區現代珠寶首飾智造產業園內一片忙碌,石膏、銀、銅等原材料源源不斷地被拉進各家工廠;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頂著高溫,將融化的銅水倒入模具中。每家企業的車間內布滿了各種管道,粉塵、廢氣、廢水等經由這些管道,排放進園區內統一設置的廢氣廢水處置設備中。
“以往我們是租用民房生產,產生的廢氣廢水等需企業采購設備處置。”一家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前企業使用噴淋塔處理煙氣、粉塵,廢水則是用桶收集,再交由專業機構處置,不但設備、人工成本較高,而且增加了不少環節。今年8月,企業入駐園區后,廢水、廢氣等污染物由園區統一處置,大大縮減了生產環節,省心不少。
首飾企業“退城入園”是梧州市排查整治涉重金屬環境安全隱患的一項重要舉措。
作為全國主要銅飾加工區,梧州市龍圩區一度集聚銅飾企業300余家,但產業長期深陷“小、散、亂”困境——家庭作坊占比超70%,涉重金屬環境污染風險突出,污染防治與產業升級迫在眉睫。
面對挑戰,龍圩區聚焦排查、管控、整改關鍵環節,30天內完成了300余家首飾企業的全面“體檢”,并制定“立即原地控制風險+同步入園謀長遠發展”的綜合治理方案。如今,龍圩區將188家涉重金屬企業整合入園,統籌安排2000多萬元資金,在園區內建設環保專用設施,有效消除了環境與安全隱患。同時,構建“監管+服務”機制,建立執法服務體系,對拒不整改的企業采取停產停工等堅決果斷措施。
對涉重金屬環境安全隱患,梧州市以壯士斷腕勇氣排查整治。
梧州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在自治區第一次召開涉重排查整治緊急視頻會議后,便迅速開展涉重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排查中,除使用無人機外,還在排查人員手機上安裝奧維地圖,從更廣的視角,重點關注城鄉接合部、公路沿線村落周邊的廠棚、空地等明顯地標物,針對性開展排查。萬秀區一家進行寶石磨盤電鍍翻新的模具廠,在排查中被發現廢水直排進市政管網。執法人員迅速對該廠實施“兩斷三清”(斷水、斷電,清除原料、產品、設備),將案件依法移交公安機關進一步偵辦查處。據介紹,目前,梧州市排查出的100個“散亂污”企業問題已全部完成整治,實現清零目標,同時關停取締75個“散亂污”企業,為產業升級和民生改善奠定了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