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郭俊杰)10月1日起,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濕巾及類似用途產品》系列推薦性國家標準正式實施,標志著我國濕巾行業告別單一標準時代,邁入按用途精細劃分、專業化監管的新階段。新規實施后,我市濕巾銷售情況如何?市民體驗是否有提升?記者就此展開實地走訪。
品類更加細分,要求更為嚴格
此次實施的《濕巾及類似用途產品》系列推薦性國家標準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通用要求,第二部分為嬰童濕巾專用要求,第三部分為消毒濕巾專用要求,大幅提升了標準的專業性和針對性。
與2011版標準相比,新標準增加了廁用濕巾(濕廁紙)、寵物用濕巾、擦鏡用濕巾、嬰童濕巾、消毒濕巾等產品類別及相關技術要求。在人體用濕巾方面,新增了重金屬、甲醛等化學安全指標,并對標注可沖散或可丟入馬桶的廁用濕巾提出了纖維成分和可沖散性兩項指標要求;在物體用濕巾方面,除增加重金屬、甲醇、甲醛、可遷移性熒光物質等化學安全指標外,廚具用濕巾還新增陶瓷腐蝕性指標,衛具用濕巾則新增金屬腐蝕性指標。此外,新標準還針對嬰童濕巾、消毒濕巾等,分別依據其使用對象與場景作出具體專用要求。
市場銜接順暢,市民認可度高
在長洲區一家超市內,記者看到各類濕巾整齊陳列于貨架,廚房濕巾、嬰兒濕巾、衛生濕巾、濕廁巾、純水濕巾等多個品類劃分清晰。
記者比對發現,生產日期在今年8月之后的濕巾產品,其執行標準編號已有所不同。例如,一款純水濕巾的執行標準編號為GB/T 27728.1,嬰兒濕巾為GB/T 27728.2。而8月之前生產的濕巾,其執行標準編號多為GB/T 27728。一名導購員告訴記者:“新標準產品全面上架尚需一段時間。目前,所售產品均在保質期內,消費者可放心選購。”
在萬秀區一家超市內,各類濕巾的產品執行標準情況與此基本一致。正在選購嬰兒濕巾的楊女士是一位2歲孩子的母親,她對新國標的實施表示認同:“孩子經常用濕巾擦手后直接拿東西吃。有了嬰童專用標準,分類更細、成分更透明,我們選購時也更安心。”
相較于線下市場的過渡平穩,線上電商的調整更為迅速。記者在某電商平臺搜索發現,部分品牌的濕巾產品已在詳情頁標注“符合新標準”,并主動公示相關成分檢測報告,以此彰顯產品品質、吸引消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