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千年六堡茶邂逅現代數字科技,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中國移動梧州分公司以一場全方位的通信保障與數字化賦能,給出了精彩答案。
11月12日至16日,以“千年黑茶耀絲路,六堡香茗潤神州”為主題的“2025中國黑茶大會—2025梧州六堡茶文化節”(以下簡稱“一會一節”)在梧州舉辦。從活動場館的精準網絡覆蓋到茶產業全鏈條的“數智”升級,移動力量正深度融入這場文化與產業的盛會,為六堡茶的香飄世界鋪設一條高速、智能的信息通道。
精密織網,保障盛會“信號滿格”
面對“一會一節”期間人潮涌動帶來的巨大網絡壓力,中國移動梧州分公司提前謀劃、精準施策,提前深入開幕式場館(六堡茶交易中心)、六堡小鎮及周邊區域勘測,積極協調黑茶組委會現場確定應急車和應急柜的位置,重點對主會場、媒體工作區、嘉賓休息區等核心區域進行容量評估,制定本次大會的通信保障方案。

鑒于六堡茶交易中心剛落成,尚未完成室內分布系統,中國移動梧州分公司重點在交易中心臨時開通1個4G/5G應急基站,并通過調整優化,加強開幕式主會場及圓桌會議的網絡覆蓋,確保開幕式超千人的會場網絡順暢。11月13日開幕式當天,據測試,會場內移動5G上行速率超300Mbps,網絡感知良好。同時,公司還在場館外定點部署1臺應急通信車,應對開幕式入場及開倉儀式的瞬時高流量沖擊。據統計,本次開幕式保障新增擴容4個5G小區、9個4G小區,以大容量、高速率為客戶提供良好的體驗感知,以“零故障、零擁塞、零中斷”為核心目標,圍繞開幕式高規格、多環節的通信需求,支撐開幕式多環節順暢運行,為這場匯聚全國黑茶產業力量的盛會筑牢通信“生命線”。

此外,針對不同活動場景的通信需求差異,中國移動梧州分公司量身定制通信保障策略,實現“一場一策”精準覆蓋。在六堡小鎮開街前,為滿足小鎮商鋪室內信號以及開街/開茶等活動、黑茶供應商大會的容量和速率需求,中國移動梧州分公司在茶船古道牌坊上方開通1個移動應急機柜,有效提升活動現場的網絡速率,讓游客隨手拍攝的茶文化短視頻能即時分享。針對在市政廣場舉辦的名品展、斗茶大會以及騎樓城特色活動等人員密集場景,則通過增大網絡承載能力,有效應對活動高峰期的通信流量沖擊,確保現場群眾網絡使用體驗不受影響。

在為期5天的活動中,中國移動梧州分公司將在各重點區域均派駐專業技術人員現場駐守,建立“實時監測—快速響應—即時處置”的工作機制。技術人員隨身攜帶檢測設備與測試手機,不間斷巡查網絡運行狀態,一旦發現網絡問題,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故障排查與修復。
數字賦能,產業“全鏈條”
立足六堡茶產業發展全局,中國移動梧州分公司圍繞六堡茶“種植—加工—銷售—文旅”的全鏈條發展需求,積極聯合產業鏈上的合作伙伴與集團單位,共同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的深度融合。

圍繞六堡茶產業從“種植—加工—銷售—文旅”的全鏈條發展痛點,中國移動梧州分公司聯合產業鏈上的合作伙伴推動廣西第一個三化項目——“廣西壯族自治區蒼梧縣國家數字種植業創新應用基地建設項目”順利落地。該項目成功集成了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建成了1.19萬畝數字茶園,通過實現茶園環境智能監控、病蟲害預警以及生產流程信息化管理,干毛茶總產量達到了2046.78噸,助力六堡茶產量提升了8%~10%,標準化種植管理更是使優質率提高了16%,為蒼梧六堡茶產業的規模化、品牌化、現代化發展注入強大的數字動力,讓傳統茶產業在數字時代煥發新的生機。

六堡鎮瑤族鄉山坪村,海拔600米以上,山多地少,曾是自治區級貧困村。過去由于網絡信號不佳,六堡茶很難得到有效宣傳。六堡茶制作技藝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祝雪蘭對此感受深刻。十幾年來,中國移動梧州分公司加快移動通信設施建設,山坪村信號從無到有,網速越來越快,通信條件的改善,為祝雪蘭帶領村民發展產業打通了關鍵堵點。
同時,依托蒼梧六堡茶數智化管理平臺,蒼梧縣產投公司為六堡茶非遺產品建立了“區塊鏈溯源檔案”,消費者掃碼即可查看茶葉種植環境、加工流程、非遺傳承人信息等。目前,區塊鏈溯源技術已覆蓋76%的茶園,六堡茶出口檢測通過率從82%提升至98%,歐盟訂單量同比增長210%,有力增強了六堡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此外,中國移動梧州分公司還積極引入新技術,自今年全面接入DeepSeek等國產AI大模型,通過本地化部署和算力基礎設施升級,推出了智慧問答機器人、數字員工等創新應用,為六堡茶產業發展提供了更多智能化解決方案。
“茶產業的發展需要文化傳承,更需要科技賦能。”此次茶文化節的服務保障工作既是一次實戰檢驗,更是公司服務地方特色產業發展的生動實踐。未來,中國移動梧州分公司將繼續以優質的通信服務和先進的數智技術為支撐,深度融入六堡茶產業發展進程,讓千年茶香在數字時代飄得更遠、更醇,為推動中國黑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移動力量。(蔣星梅、冼卓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