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記者 羅枚 通訊員 黎燕敏
走進梧州市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以下簡稱“科企孵化器”),精密儀器研發、生產線作業等場景活力迸發,盡顯“種子企業”的成長底氣。
近年來,我市將培育中小企業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以科企孵化器為核心載體,通過科技項目招商、雙創主體培育等舉措,構建完善孵化鏈條,培育出“從萌芽到壯大”的科技型企業梯隊。近5年來,科企孵化器引進入孵企業150多家,培育孵化科技型中小企業53家。
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近日,記者走進位于科企孵化器內的廣西高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民科技”),展示廳內的多款智慧班牌讓人眼前一亮,這些產品不僅能觸屏展示校園通知、課程表,其核心功能模塊源自自主研發成果,目前已在全國多地學校落地應用。高民科技也于2023年成功獲評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作為專注多場景數字化服務的企業,高民科技的核心競爭力來自持續的科技轉化:其主打產品智慧班牌覆蓋12.5至21.5英寸全尺寸矩陣,其背后是多項專利技術的支撐。
“2021年企業落地后,科企孵化器推動我們與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梧州本地高校開展校企合作,協助我們把實驗室成果轉化為量產產品。”高民科技執行董事張凌志介紹,目前其中一個研發技術被應用于產品,能有效延緩戶外屏顯示屏老化問題,質量與普通屏幕相比提升30%。依托科技轉化的提速,今年企業訂單預計同比增長30%至35%。
高民科技的成長,是我市以科企孵化器推動科技轉化的縮影。
近年來,我市積極深化產學研合作,通過項目合作引入廣東華南技術轉移中心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高電壓實驗室,并圍繞中小企業需求,在科企孵化器打造“梧創匯”一站式智慧創客服務平臺、梧州科研眾包懸賞平臺等,并在眾包懸賞平臺通過“揭榜掛帥”的方式,為企業匹配區內外高校專家資源。
目前,梧州科研眾包懸賞平臺現有國內外76名科技特派員在平臺注冊認證。自2023年運營以來,圍繞梧州企業技術需求精準匹配大灣區科技特派員解決技術難題,已收到66家梧州企業提交的51項技術需求,成功匹配30多項技術需求,撬動線上懸賞金額508萬元。
近5年來,科企孵化器的入孵企業擁有知識產權數508件,其中發明專利22件、軟著126件、實用新型及外觀專利84件。
助力在孵企業“畢業”
日前,走進廣西椿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椿盟公司”)新搬遷的生產車間,自動化設備高速運轉,套筒、內鏈板等零件從零件倉經由傳送帶精準輸送至生產線,經過機械臂裝配,一根根光澤均勻、規格統一的鏈條相繼下線,盡顯企業擴產升級的活力。
2020年,椿盟公司落戶梧州并入駐科企孵化器;2024年底,從科企孵化器順利“畢業”,成為孵化器“全周期護航、精準化賦能”培育模式的典型成果;今年,成功入選第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名單。
回溯成長歷程,椿盟公司持續享受到“量身定制”的細化服務:發展初期,享受到半年租金減免,并由專屬聯絡員全程協助辦理工商注冊、稅務登記等手續;發展中期,在科企孵化器牽線下,與區內外高校促成產學研合作,攻克技術瓶頸;籌備搬遷與產能升級階段,科企孵化器又協助對接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梧州)園區管委會,協調新廠房選址、擴建審批等事宜,大幅減輕企業擴產壓力。
椿盟公司的成長,彰顯了我市孵化服務體系對企業賦能的價值。
近年來,科企孵化器構建“聯絡員+創業導師+公共服務平臺”三位一體模式,為入駐企業精準匹配技術研發資源;依托“梧創匯”一站式智慧創客服務平臺等載體,提供政策申報、成果轉化、資源對接等一站式服務,并重點協助企業鏈接高校科研力量、申報科技轉化補貼,助力企業全周期成長,推動實驗室技術走向市場。
近5年來,科企孵化器已培育孵化科技型中小企業53家,孵化畢業企業22家,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家、規上企業2家、瞪羚企業2家、專精特新企業2家。



